


高通 CEO 在 Computex 2025 回应自研 3nm 芯片 “玄戒 O1” 时,强调双方合作稳固永崋证券,类比三星案例称高通仍将是小米旗舰机主要供应商。小米则于 5 月 22 日推出搭载自研芯片的小米 15s Pro 和平板 7 Ultra,以技术实力争取供应链议价权。
同期宣布进军数据中心市场,借收购 Nuvia 的 Oryon 核心重启 Arm 服务器芯片布局,并调整 PC 市场目标(2029 年市占率降至 12%),拓展企业级笔记本。其与台积电合作紧密,年出货芯片约 400 亿颗,下一步瞄准机器人市场。
一、高通回应小米自研芯片:合作与竞争并存
高通 CEO 在 Computex 2025 上强调,与小米合作关系稳固,小米部分旗舰机仍将采用高通技术。他以三星为例称,即便品牌自研芯片(如 Exynos),高通仍是其旗舰机主要供应商,此模式同样适用于小米。
高通通过 “生态壁垒 + 技术互补” 巩固地位,小米自研则为提升议价权,双方形成“部分替代 + 部分依赖”的竞合关系。
具体回应内容如下:
1、合作关系稳固:高通与小米有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,小米的一些旗舰机仍会持续采用高通的技术。
2、类比三星案例:品牌厂商研发自家芯片并不罕见,如三星有 Exynos 系列 SoC,但高通仍是三星旗舰机的主要供应商,同样,高通也将会是小米旗舰机的主要供应商,未来这一情况不会改变。
二、小米自研芯片突破:3nm 旗舰芯片量产落地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微博称永崋证券,小米自主研发的3nm工艺旗舰芯片“玄戒O1”已大规模量产,5月22日将推出搭载该芯片的小米15s Pro(徕卡三摄)和小米平板7 Ultra(14英寸巨屏OLED)两款旗舰产品。
技术层面,“玄戒O1”验证了3nm工艺与十核心架构的成熟度,打破“国产芯片难入旗舰”的认知,展现小米半导体设计的顶尖实力。
战略层面,此举可减少供应链依赖,通过自研芯片深度优化软硬件协同(如适配徕卡影像),提升用户体验;
同时以技术实力为筹码,在与高通等供应商合作中争取更主动的议价权,构建“自主+合作”的双轨供应链模式,增强产业链话语权与抗风险能力。
三、高通多元化布局:数据中心、PC 与机器人市场高通通过数据中心(Arm+AI)、PC(差异化 AI 体验)、机器人(移动计算延伸)构建多元化增长曲线,以技术生态协同与供应链优势对冲单一市场风险,试图在 x86 垄断、手机芯片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开辟新战场。进军数据中心(Arm+AI):高通宣布进军数据中心领域,与沙特 Humain 合作开发 CPU 及 AI 方案,借收购 Nuvia 的 Oryon 核心重启 Arm 服务器芯片(曾于 2018 年放弃)。传闻中的研发代号 “SD1” 芯片预计采用台积电 5nm 工艺,含 80 个 Oryon 核心,支持高带宽内存及 PCIe 5.0,瞄准双插槽服务器场景。高通强调与英伟达合作,通过定制处理器接入其机架式架构,构建 “CPU+AI 芯片” 协同的节能计算生态。
PC 市场:骁龙 X 系列市占率目标下调至 12%,聚焦美国消费级及欧洲市场,计划 2026 年推出超 100 款产品,拓展企业级 Windows 笔记本。主打长续航、AI 性能(如 3 倍创新应用增长、93% 用户体验时间提升),拓展企业级 Windows 笔记本市场。联合华硕、惠普、联想等厂商展示 AI 笔记本,强调设备端 AI 的重要性,对标英特尔 EVO 平台。
机器人领域:列为下一个增长极,依托移动计算技术切入低功耗、高算力场景。Amon 称机器人业务 “重要性不亚于汽车领域”,计划将智能手机、PC 端的技术(如 NPU、连接能力)迁移至该赛道,与英伟达 Jetson 等竞品竞争。
四、自研与生态的动态平衡
小米将自研芯片作为技术 “备胎”,旨在提升品牌溢价与供应链安全,但短期内难完全替代高通(如仍需集成其 5G 基带),体现战略备份与技术过渡性;高通以通信技术为根基,通过布局数据中心、机器人等多元市场对冲手机芯片竞争风险,强调 “核心技术不可替代性” 以稳固地位、拓展增长空间;当前行业趋势下,头部厂商普遍采用 “自研 + 合作” 双线策略,产业链呈现 “技术分层 + 生态协同” 特征,竞争焦点从单一产品转向多领域生态壁垒构建,凸显技术整合与生态卡位的关键作用,整体格局向多元化技术布局与生态化竞争演进。
点进看:
芯榜正撰写《RISC-V 2030研究报告-趋势、预测和竞争》白皮书,欢迎您的参与,微信:105887(注明RISC-V)

【扫码报名】新思科技硬件加速验证技术日
(5.20成都、5.22南京、5.23杭州)!
如需参加,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
成都、南京、杭州
嘉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